【乡村振兴】:渭水泱泱,秦岭巍巍,这片承载着千年文明的土地,正奏响一曲曲乡村振兴的华美乐章。近年来,陕西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“三农”工作的重要论述,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,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,一幅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乡风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新画卷正徐徐展开。
如今,当我们走进陕西的各个乡村振兴示范村,映入眼帘的不再是昔日的贫瘠与落后,而是生机勃勃的产业、整洁美丽的村容、文明和谐的风尚和人民群众幸福的笑脸。这些示范村,如同镶嵌在秦风古韵中的颗颗明珠,闪耀着乡村振兴的璀璨光芒,也为全省乃至全国的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借鉴、可复制的宝贵经验。
产业兴旺,特色经济促增收
乡村振兴,产业兴旺是关键。陕西各地立足自身资源禀赋,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,走出了一条条产业富民的新路子。
在宝鸡市渭滨区高家镇上川村,通过“三有三变”模式,打造农文旅融合新模式,将农业资源与旅游文化相结合,为村民开辟了增收新渠道。该村还积极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产业,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,村民的腰包鼓了,笑容也更加灿烂了。
在西安市高陵区耿镇街道钓北村,通过统筹“三块地”改革,合理规划土地资源,推动农业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,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。此外,鄠邑区通过打造“1+3+6+N”农机装备协同创新平台,探索出农机全程机械化新路径,显著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。
生态宜居,绿色发展绘新景
陕西各地坚持绿色发展理念,注重生态保护与乡村建设的有机结合,打造了一批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。
在蓝田县安村镇郭村,从村庄布局到基础设施建设,再到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,每一步都为乡村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。通过科学规划,该村不仅优化了乡村环境,还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,成为生态振兴的典范。
乡风文明,文化传承润心田
乡村振兴,既要“富口袋”,也要“富脑袋”。陕西各地注重文化振兴,弘扬优秀传统文化,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。
在汉中市镇巴县兴隆镇水田坝社区,通过激活人才引擎,赋能乡村振兴,不仅提升了村民的文化素养,还推动了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。社区还积极开展“我们的节日”主题活动,增强村民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。
治理有效,党建引领促和谐
陕西各地坚持党建引领,加强基层组织建设,提升乡村治理水平,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保障。
在商洛市,通过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,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,带领村民共同致富。同时,积极探索“党建+”模式,将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的各项工作有机结合,形成了党建引领、多方参与、共建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。
陕西乡村振兴示范村的成功实践,充分证明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正确性和可行性。这些示范村,如同一个个闪亮的坐标,标注着陕西乡村振兴的伟大进程,也为全国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的借鉴。
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,陕西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,努力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,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、建设农业强国贡献陕西力量!
未来,秦风古韵必将更加美丽,乡村振兴的乐章必将更加响亮!
香港环球卫视《乡村振兴》栏目讲述中国农村改革精彩故事,展现乡村振兴伟大成果,见证华夏大地非凡传奇!
香港环球卫视 媒体中心
撰 稿:清沨
值班编辑:刘紫丹
责任编辑:黄建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