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乡村振兴】:天下黄河富宁夏,这片被黄河母亲温柔拥抱的土地,正奏响一曲曲乡村振兴的华美乐章。近年来,宁夏回族自治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“三农”工作的重要论述,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,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,一幅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乡风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新画卷正徐徐展开。

如今,当我们走进宁夏的各个乡村振兴示范村,映入眼帘的不再是昔日的贫瘠与落后,而是生机勃勃的产业、整洁美丽的村容、文明和谐的风尚和人民群众幸福的笑脸。这些示范村,如同镶嵌在塞上江南的颗颗明珠,闪耀着乡村振兴的璀璨光芒,也为全区乃至全国的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借鉴、可复制的宝贵经验。

产业兴旺,特色产业促增收

乡村振兴,产业兴旺是关键。宁夏各地立足自身资源禀赋,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,走出了一条条产业富民的新路子。

在吴忠市利通区白寺滩村,曾经“靠天吃饭”的村民,如今发展起了高效设施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,村民的腰包鼓了,笑容也更灿烂了。该村还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,延长产业链条,提高农产品附加值,实现了“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”的良好局面。

在银川市贺兰县新平村,积极发展酿酒葡萄产业,并与当地知名酒庄合作,打造了“葡萄酒+”的产业发展模式,不仅提升了葡萄种植的效益,也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。

生态宜居,美丽乡村入画来

宁夏各地坚持绿色发展理念,将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,打造了一批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。

在固原市泾源县冶家村,依托当地自然风光,大力发展乡村旅游,打造了“生态+旅游”的发展模式。通过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,冶家村的面貌焕然一新,成为了远近闻名的“美丽乡村”。村民们吃上了“生态饭”,也过上了更加幸福的生活。

在石嘴山市平罗县庙庙湖村,曾经“荒漠”披上了绿装,变成了“绿洲”。该村通过实施防沙治沙工程,改善了生态环境,也为发展沙产业奠定了基础。如今,庙庙湖村已经成为了集生态旅游、休闲度假、科普教育为一体的“沙漠明珠”。

乡风文明,文化振兴润心田

宁夏各地注重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,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,培育文明乡风、良好家风、淳朴民风。

在中卫市沙坡头区柔远村,通过建设村史馆、文化广场等文化设施,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。该村还积极开展“星级文明户”“五好家庭”等评选活动,引导村民向上向善,形成了文明和谐的良好风尚。

在宁东能源化工基地鸳鸯湖村,通过开展“我们的节日”主题活动,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增强了村民的文化自信。该村还积极挖掘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,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。

治理有效,党建引领促和谐

宁夏各地坚持党建引领,加强基层组织建设,提升乡村治理水平,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保障。

在各个示范村,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,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,带领村民共同致富。同时,积极探索“党建+”模式,将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的各项工作有机结合,形成了党建引领、多方参与、共建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。

宁夏乡村振兴示范村的成功实践,充分证明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正确性和可行性。这些示范村,如同一个个闪亮的坐标,标注着宁夏乡村振兴的伟大进程,也为全国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的借鉴。

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,宁夏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,努力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,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、建设农业强国贡献宁夏力量!

未来,塞上江南必将更加美丽,乡村振兴的乐章必将更加响亮!

香港环球卫视《乡村振兴》栏目讲述中国农村改革精彩故事,展现乡村振兴伟大成果,见证华夏大地非凡传奇!


香港环球卫视  媒体中心

撰稿:清沨

值班编辑:刘紫丹

责任编辑:黄建强


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
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

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