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每日一品】绍兴,这颗镶嵌在浙东的水乡明珠,自古是文脉流转的津梁与越地风情的熔炉,名士风骨与乌篷船影在此相叠,淬炼成“稽山鉴水”的别样魂魄。
名士的印记:千年文脉的清晰注脚
绍兴的人文史因水土而盛,从古至今未曾断歇。凭依“山阴道上”的灵秀与文脉传承,绍兴成了名士辈出的故里,“鉴湖越台名士乡”的美誉里,藏着王羲之醉写《兰亭集序》的风雅,也记着鲁迅伏案写《呐喊》的沉毅。当年沈园里陆游题下的《钗头凤》,如今墨痕虽淡,却仍能从断壁残垣间,读出“红酥手,黄縢酒”的千年怅惘。
舌尖上的本真:水土与滋味的相契印记
绍兴的饮食文化里,浸着山水孕育的本味。饭桌上的“梅干菜扣肉”,梅干菜得是鉴湖边晒出的芥菜腌就,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吸足菜香,是越地“咸鲜入味”的代表;街头的“茴香豆”,从酒馆佐酒的小食成了寻常茶点,带着市井与闲趣的调和。就连节庆时吃“绍兴醉鸡”“黄酒棒冰”的习惯,也藏着水乡人对酒的偏爱与对滋味的巧思,成了绍兴人对质朴生活的守护。
鉴湖畔边:水乡文明的肌理缩影
绍兴的古纤道与乌篷船,是水乡文化的鲜活符号。纤道的青石板被纤夫的脚步磨得温润,曾伴着号子声见证船只往来;穿城而过的乌篷船,船篷是油亮的黑,船桨一划便搅碎鉴湖的倒影,船头阿婆递来的黄酒棒冰,甜里带点酒的微醺,说着绍兴作为“东方威尼斯”的烟火日常与文脉悠长。
从越王勾践“卧薪尝胆”的古越故都到“名士之乡”的文化地标,绍兴的变迁史就是一部水土涵养的人文史。这里没有对古今的生硬割裂,只有在岁月里沉淀的本真,正如鉴湖水般静静流淌,让千年水乡的故事在时光里愈发清冽。
香港环球卫视《每日一品》栏目探寻华夏文化瑰宝,游历名胜古迹,展现华夏魅力,见证非凡传奇!
香港环球卫视 媒体中心
编稿:刘紫丹
责编:黄建强